top of page

李秋慧-諮商心理研究生上海、浙江學術與實務六天五夜參訪心得

      很幸運的,碩一下的春假我能夠參與這次參訪行程,在修慧蘭老師的帶領之下參訪開業心理諮商所--‐--‐上海關懷心理諮詢中心、華東師範大學諮商中心及浙江師範大學學生輔導中心。透過機構組織的參觀、與當地師生交流、參與研究生討論以及課程,體會到諮商輔導作為一門專業在兩岸學術、實務界中不同的發展貌。

      在出發之前我曾耳聞中國大陸的諮商市場之大、考照制度和台灣相較之下容易取得,讓我對中國大陸的諮商現況充滿好奇嚮往。在實際參訪時,發現兩岸對於諮商似乎存在著許多差異。首先,若以諮商師的養成來說,台灣的諮商師養成訓練以學校心理諮商相關研究所為主,其他校外工作坊為輔;而中國大陸的諮商師以校外培訓課程為主要的訓練方式。就考照制度來說,台灣門檻為相關研究所畢業後全職實習一年才能考照、執業;中國大陸將證照分為三級。而撇開這些體制上的不同,就我看來諮商的本質更是不一樣,台灣重視諮商中的個人成長、視為提升人的一門專業,以提升個人來幫助個案適應環境中的挑戰;而中國大陸似乎將諮詢看成一種解決人的問題的專業。

      作為一門助人專業,諮商因著每一個文化對於助人與需要被幫助的人不一樣的看法,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自然會有它的獨特發展,而每個文化中個人與環境如何互動更是相距甚遠。作為一門以人為本的專業,不該只是鑽研發生在人身上的問題,而是需要在鉅視的文化下探討個體如何與環境如何互動,才能更全面的看待案主。

      諮商發源自歐洲傳到美國後再由美國發散至世界各地,雖然目前諮商的發展以美國為先驅,我們以美國的諮商作為學習對象,但各個文化下以不同的眼光看待助人,自然就需要將諮商賦予不一樣的生命,一味的複製抄襲反而狹隘了諮商的功能,只會成為一種殖民式的助人工作。兩岸雖然語言文化共通相近,但由於看待人的方式不一樣,自然應該發展出不同的格調。也許在這短暫的參訪行程中,時間有限、我的看法仍然不全面,期待未來除了諮商的本土化之外,我能看到更多可以關注和討論的焦點。這次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去體驗、激發思考,反思自己的優勢與劣勢。

      最後,不得不提到的是在這六天五夜的學術交流與觀光行程中,充分地讓我體認到了自由的可貴,除了社會風氣的開放之外,台灣學術的自由更是我感到慶幸的,因為身在台灣,不需要像是榨柳丁汁一般,追求快、狠、準的新鮮風味,而是能讓我如釀酒般的醞釀自己的研究,雖然曠日費時卻也能保有自己的一番風味。

bottom of page